各学院及相关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35号)等文件精神,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我校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学校决定开展校级本科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的认定工作,从现有的本科专业课程中认定一批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原则
1.质量为本。按照“面向全体、结合专业、强化实践、贯穿全程”的基本思路,严格考察课程的“两性一度”,理论与实践并重,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建设。
2.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并充实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以锻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
3.动态调整。注重将课程改革创新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资源及时融入课程,边实践、边检验、边迭代,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持续优化课程体系。
二、认定标准
1.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创新创业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教学内容。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将创新创业意识、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合理、有序地融入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将学科、行业的新技术、新成果与创新创业理念相融合,充实创新创业课程资源,选编具有课程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案例。
3.教学模式。课程应采用混合式教学,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依托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实习实训、创业实践等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课程考核。实施多元化考核形式,突出过程性考核(比例不低于40%),采用非标准答案考核,包括但不限于答辩、研究报告、作品展示等,重点评价学生知识迁移整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认定范围
1.申请认定的课程应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申请认定的课程一般不超过2学分,有实验学时或实践环节的优先认定。
3.课程负责人须为本校在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指导过Ⅱ级及以上学科竞赛或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者优先。
4.鼓励学科竞赛“一专业一竞赛一品牌”项目相关课程、跨学科课程、企业共建课程申请认定。
5.结题通过且符合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认定标准的专创融合课程(课赛融合类),将直接认定为校级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无须另行申请,学校不再重复资助。
6.课程应在学校“智学南航”智慧教学平台上建课(网址:https://nuaazhihui.mh.chaoxing.com/),有一定的课程视频、案例、题库等线上资源。
四、工作安排
1.2025年6月9日前,各学院、教学单位汇总提交《本科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认定表》(附件1)和《本科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认定汇总表》(附件2)以及相关支撑材料,扫描版与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wc_kcjc@nuaa.edu.cn。
2.学校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
3.学校给予认定的校级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专项经费支持,用于课程的持续建设。
联系人:孙冬、周雯娟
联系电话:025-84895881
附件:1.本科创新创业类专业课程认定表.docx
教务部
202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