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教学实验室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构建高质量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开展2025-2026年度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评选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服务教学:突出实验室在实践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核心作用。
突出特色:注重实验室与专业建设匹配度,形成可示范推广教学模式。
分类评价:根据专业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定位不同,发挥各自优势。
动态管理:实行“定期评选、择优支持、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
二、申报条件
1.基础条件:实验室应在附件1清单中,且成立满3年,以教学为主,每学年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3000人时;
2.准入与培训、安全操作规范、设备管理等管理制度健全,近3年无安全责任事故;
3.具有稳定的实验教学团队,包括实验教师、管理人员等;
4.每学年开设实验课程≥3项;
5.具备开放共享能力,注重资源整合共享,承担校内外培训、活动,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项目;
6.在实验条件、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上有明确的提升计划和长期规划。
三、评价指标
指标 | 权重 | 具体内容 |
教学能力 | 40% | 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创新性实验项目,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学生竞赛、创新实践、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实验室开放,教学团队建设等。 |
资源投入 | 15% | 运行经费投入、设备更新率、校企合作资源等。 |
成果产出 | 15% | 学生竞赛获奖、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材开发、教学改革等。 |
特色与创新 | 20% | 独特的教学模式、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典型做法和创新探索,具有示范效应。 |
管理机制 | 10% | 安全制度、准入与培训记录、设备管理、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水平(如预约系统)等。 |
四、建设内容
1.提升实践教学条件。根据实验教学要求以及持续改进规划,更新优化仪器设备,完善实验条件和环境(如虚拟仿真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
2.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更新或新建实验项目2项及以上,及时将科学前沿成果和行业产业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引入企业真实案例推动课程与产业需求对接,优化多元化考核方式。
3.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团队结构,负责实验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改革,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推动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4.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上全方位开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面向本科生发布创新课题,教师依托优质实验资源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
5.探索AI赋能实验教学新路径。利用AI、大数据技术分析实验教学数据,更新数字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施个性化教学。
五、材料提交和评审流程
3月27日前,学院组织填报《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申报书》(附件2),附支撑材料,每学院限报3项。4月10日前,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材料评审后,确定入围答辩名单,答辩后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发布最终认定名单。
六、政策支持
1.入选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给予10万元/年建设经费,计划立项20项左右,连续支持2年。
2.根据学院入选情况,优先立项“实验室品质提升工程实验教学条件建设”和学校“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项目,给予经费支持。
3.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单列实验教学类项目指标,优先立项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申报项目。
4.校级重点教学实验室评选周期为2年,上一周期结题优秀的实验室将自动评选为下一周期重点实验室。此次建设期为2025年4月-2027年3月,计划于2026年3月开展中期检查。
联系人: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赵子玥、高珏,电话:025-84892737,邮箱:ded03@nuaa.edu.cn
教务处
2025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