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单位:
根据主题创新计划管理办法,学校对主题创新区进行年度绩效考核评估,学校组织专家对各主题创新区学科优势特色、研究主题可行、具备基础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团队建设、运行管理规范、校企协同合作、学生项目运行成果等方面进行评审后,评估结果如下。
主题创新区  | 负责人  | 评审结果  | 
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洪峰  | 优秀  | 
航空航天环境控制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蒋彦龙  | 优秀  | 
节能减排专区建设主题创新区  | 岳晨,蒲文灏  | 优秀  | 
雷达探测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张弓  | 优秀  | 
天核工作室主题创新区  | 汤晓斌  | 优秀  | 
微波光子技术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潘时龙  | 优秀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主题创新区  | 陈鑫  | 优秀  |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及应用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杨雁南  | 优秀  | 
物联网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孙涵  | 优秀  | 
新能源发电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秦海鸿  | 优秀  | 
电工电子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王龙军  | 良好  | 
电子系统设计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胡志忠  | 良好  | 
飞行器智能结构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沈星  | 良好  | 
飞机电气自动化主题创新区  | 周洁敏  | 良好  | 
功能材料与应用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沈鸿烈  | 良好  | 
航空测试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沈星  | 良好  | 
机构设计与控制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黄娟  | 良好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吕常魁  | 良好  | 
微电子焊接实验室主题创新区  | 薛松柏  | 良好  | 
无人机航拍影视技术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王鹏飞  | 良好  | 
学校将根据评估结果提供后续资金支持保证创新区的持续发展,为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主题创新区应具有明确的研究主题,形成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每年度指导6-8个本科生创新团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每年度指导学生发表2-3项较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或者是依托创新项目成果参加大学生竞赛活动,同时每年度在创新区内举行4-5次学术沙龙,建立较为完善的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附件1:主题创新区年度考核基本要求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