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时间: 2025-05-28作者: 课程与教材中心编辑: 审核: 阅读: 385

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等文件精神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优化“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我校《本科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管理办法》(校教字〔202353号),学校决定开展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原则

1.质量为本。严把政治关、学术关、质量关,重点考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注重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和课堂授课的实效性。

2.实践导向紧扣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行业前沿标准、产业技术动态融入教学内容,突出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模式,着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动态管理课程纳入学校本科课程质量等级体系,通过定期评估与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推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二、认定标准

1.课程目标。以工程教育新理念为牵引,致力于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2.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企业背景或近三年行业企业工程实践经历。课程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师德师风优良,教学能力强,数字素养高。有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设计、课堂讲授的课程优先认定。

3.教学内容。课程应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应用新成果、社会需求新变化、产业变革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突出学生工程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学时占比不少于20%

4.教学模式。课程应采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研究性教学模式结合实景实操、实地教学等实际工程实践训练,推动教学模式从“单向知识传授”向“多维互动实践”转变。鼓励与企业专家共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共同开发在线课程、项目案例库、教材、题库等教学资源。

5.课程考核。课程应注重过程性考核(比例不低于40%)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实施多元化考核形式,如答辩、实际操作、研究报告、作品展示等,重点评价学生面对真实场景下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认定范围

1.申请认定的课程应已纳入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的建设和完善

2.申请认定的课程应为卓越计划专业核心课程,实习类课程不列入认定范围。

3.申请认定的课程应为卓越计划专业专设课程,其课程目标、课程大纲及教学内容应与面上课程存在显著差异。

4.每个卓越计划专业申请认定的课程数量不超过专设课程(实习类除外)的50%

5.课程应在学校“智学南航”智慧教学平台上建课(网址:https://nuaazhihui.mh.chaoxing.com/有一定的课程视频、案例、题库等线上资源

四、工作安排与说明

1.613日前,学院汇总提交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表》(附件1)、《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汇总》(附件2)、《卓越计划专业专设课程(实习类除外)清单》(附件3以及相关支撑材料扫描版与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wc_kcjc@nuaa.edu.cn

2.教务处组织专家审定并公示,公示期满后公布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名单。

3.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纳入学校本科课程质量等级体系,其教学工作量系数和绩点浮动按《本科课程质量评价、等级认定及动态管理办法》([校教字〔20257]执行

 

工作联系人:孙冬、周雯娟

联系电话:025-84895881

 

附件:1.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表.docx

2.卓越计划专业专设核心课程认定汇总表.xlsx

3.卓越计划专业专设课程(实习类除外)清单.xlsx


 

                                     教务部

                                    2025528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邮政编码: 210016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 211106

天目湖校区:江苏省溧阳市滨河东路29号 邮政编码: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