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根据《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请各学院在2025年6月10日17点前完成本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设”)后期的各项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如下:
一、学院及指导教师应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对进度落后学生、第三批次进入毕设学生的关心和指导,确保优秀毕设培育项目的论文完成质量。督促学生做好毕设各项材料的网上提交和打印装订工作,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规范、高质量地完成毕设,保证毕设管理系统中学生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毕设材料归档要求详见附件1。
二、学院开展毕设抄袭检测和AIGC检测工作。2025届本科生均须在毕设管理系统完成抄袭检测,由指导教师确认检测并审核是否通过,检测方案及要求由各学院确定,并经督导组审核。学院应按不低于10%的比例组织AIGC抽查检测,AIGC检测在维普论文检测系统中进行,原则上AIGC比例不高于40%视为通过,具体操作流程详见《关于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的通知》(附件10)。
三、学院及指导教师应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毕设论文的撰写工作。毕设团队应有团队毕设总论文和各成员的个人毕设论文,团队毕设总论文要求10000字以上,且目标明确、结构清晰、分工明确、论述完整。毕设论文撰写规范与参考模板详见附件2、附件3。
四、学院应保证毕设管理系统中学生毕设电子材料的完整性。毕设材料中涉及师生的签名,可使用经本人授权的电子签名图片,也可打印纸质材料后手写签名。(系统电子签名启用方法:毕设管理系统导航栏“用户设置”——“个人信息维护”——“电子签名”——“启用”——上传手写签名图片)。
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AI工具使用情况说明表》(附件4)需在本人授权后使用毕设管理系统的电子签名,或由学生本人及指导教师亲笔手写签名,注明日期,不得留空。
六、学院应做好答辩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答辩分组、答辩安排、学生答辩前材料准备、答辩后材料归档等事项。跨学院毕设学生原则上应在指导教师所在学院答辩,校外毕设学生应在学生所在学院进行答辩。
七、学院可采取以下形式组织答辩:
1.评优答辩组:经学生申请、指导教师推荐获得参加评优答辩资格的学生,和各学院优秀毕设培育项目的学生,学院应组织其参加评优答辩组答辩,答辩组至少由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学院视具体情况制定评优规则和最低成绩要求。
2.普通答辩组:不参加评优答辩的学生,学院可组织进入普通答辩组进行答辩。
3.公开答辩组:无论是否参加评优答辩,任何学生都可以进入学院公开答辩组进行答辩,学生名单由学院确定。
八、学院应加强对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成绩评定工作的指导,保证毕设成绩评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学院基于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和答辩小组评分,并结合学校规定的成绩分布比例要求(“优秀”成绩的比例不得超过20%;“中等”及以下成绩的比例不低于20%)。最终评定毕设成绩并向学生公示,具体成绩评定要求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要求》(附件5)。
九、学院从成绩评定为优秀的毕设中择优推荐校级优秀毕设,校级优秀毕设团队推荐数各学院不超过5个。推荐校级优秀毕设或优秀毕设团队,由学生个人或团队组长填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附件6)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表》(附件7),要求提交WORD版和签名后的PDF扫描版。
十、学院在本科毕设工作结束后,应按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要求”做好本院的工作总结,并提交至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十一、具体时间安排:
1.【5月13日-5月21日】 5月13日前,学院提交《2025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工作方案》(附件8)。5月21日前,学院组织所有学生完成毕设材料的网上提交和毕设论文抄袭检测工作,提交《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报告》(附件9),教务处将抽查论文抄袭检测情况,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规避检测等不端行为,将取消相关学生毕设答辩资格。学院提交《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学生名单》(附件10-1)。
3.【5月22日-5月30日】 5月22日,公布外审抽检学生名单;5月23日12:00,外审论文等相关材料提交截止,学校组织将外审论文送出,逾期未提交外审论文等相关材料的学生,按校外评审不合格处理;学院在毕设管理系统中完成毕设答辩的分组以及本院答辩的安排工作。5月30日公布外审抽检结果。外审不合格的论文,学院应责成指导教师督促学生做重大修改,延期不少于1个月答辩。
4.【5月30日前】 学院完成AIGC论文抽检工作,检测结果超过40%的学生,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确实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延期不少于1个月答辩。学院审定后,将《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结果》(附件10-2)提交教务处。
5.【6月10日前】 学院应组织完成毕设答辩工作,完成毕设成绩公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定成绩和评语须在6月10日17点前在毕设管理系统中填写提交,否则将影响学院成绩评定和学位审核工作。未能通过答辩资格审核或没有通过答辩的学生对毕设进行修改或重新准备后,经学院审核同意,可向院级毕设工作指导小组申请二次答辩。学院完成学生毕设成绩的评定工作,公示结束后,在毕设管理系统中完成成绩上报工作,并组织答辩通过的学生进行毕设材料的打印、装订和归档。同时,学院应完成校级优秀毕设个人和优秀毕设团队的推荐上报工作。
6.【7月4日-9月30日】 7月4日前,完成校级优秀毕设的评审和省级优秀毕设的遴选推荐工作。8月31日前,学院完成本届毕设延期答辩、二次答辩等工作,未通过的学生应重做毕设。9月30日前,学院上传《2025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十二、工作联系方式:
(1)学校毕业设计工作联系人: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刘威、赵子玥,025-84892737;
(2)(知网)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技术支持QQ群:303123329;
(3)(维普)毕业设计AIGC检测系统技术支持QQ群:214767366
(4)各学院毕设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
单位 | 联系老师 | 联系方式 |
航空学院 | 万永莲 | 025-84896321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张书菡 | 025-84892064 |
自动化学院 | 郑成 | 025-84892352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张璐 | 025-52119821 |
机电学院 | 黄念一 | 025-84896442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王明洁 | 025-52112917 |
民航学院 | 陈安旎 | 025-84896852 |
数学学院 | 陈陆陆 | 025-52113709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刘艺丹 | 025-52119820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马驰飞 | 025-84896696 |
艺术学院 | 才漪 | 025-52075806 |
外国语学院 | 黄潜 | 025-84896207 |
航天学院 | 薛秀粘 | 025-8489634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邹春然 | 025-84891016 |
长空学院 | 陶逾男 | 025-52113096 |
国际教育学院 | 宋家宇 | 025-52118826 |
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 | 董英男 | 0519-88970130 |
物理学院 | 崔健 | 025-52113704 |
集成电路学院 | 张萧月 | 025-52118262 |
人工智能学院 | 张倩 | 025-84892811 |
附件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后期材料提交及归档要求
附件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附件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模板
附件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使用授权声明、AI工具使用情况说明表(2025年修订)
附件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要求
附件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附件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推荐表
附件8.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工作方案(__学院)
附件9.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抄袭检测报告(__学院)
附件10.关于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IGC检测的通知(2025年制订)
附件11.[校教字〔2023〕64号]关于印发《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教务处
2024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