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通专结合 科教融合 知行合一 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产业需求、国家战略的紧密对接,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需要,促进学生跨专业个性化发展,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修专业修读与管理办法》(校教字〔2018〕4 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开展“微专业”建设的通知》(校教字〔2021〕11 号)文件精神,经学院申请,学校审核,我校2023年拟开设法学辅修专业及超轻结构设计与工程等13个微专业,现将招生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辅修专业
(一)申请条件
1.二年级及以上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已经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不能参加辅修专业学习。
2.政治思想表现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3.已修课程必须全部及格,且平均学分绩点一般不低于2.5。
4.学生原则上在校期间只能修读一个辅修专业。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学制 (年)  | 学分修读要求  | 招生单位  | 
法学  | 80  | 2  | 22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二、微专业
(一)申请条件
1.二年级及以上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已经延长学习时间的学生不能参加微专业学习。
2.政治思想表现好,在校期间未受过纪律处分。
3.已修课程必须全部及格,且平均学分绩点一般不低于3。
4.学生原则上在校期间只能修读一个微专业。
(二)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  | 补充要求  | 招生人数  | 学制  | 学分修读要求  | 招生单位  | 
超轻结构设计与工程  | 工科  | 30  | 2  | 9  | 航空学院  | 
空天动力  | 工科  | 30  | 2  | 10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绿色能源与低碳动力  | 理工科  | 30  | 1.5  | 8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集成电路设计  | 具有一定的电路知识基础,需提供《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和《电子线路》两门课程成绩(或相近内容课程成绩,且每门课程学分均不低于2)。  | 60  | 1  | 12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 
智能机器人  | 工科,平均绩点不低于3.2  | 15  | 2  | 10.5  | 机电学院  | 
航空航天材料化学  | 面向相关学科专业大二、大三学生招生  | 30  | 2  | 8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  | 面向理工科专业大二、大三学生招生  | 30  | 2  | 8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飞机改装设计与适航审定  | 理工科  | 20  | 2  | 8  | 民航学院  | 
碳金融与碳市场  | 无  | 30  | 1.5  | 8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航空法  | 无  | 60  | 1.5  | 10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英语(国别和区域)  | 无  | 30  | 1  | 8  | 外国语学院  | 
人工智能  | 需提供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程序设计课程成绩  | 30  | 2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无人机集群设计与工程  | 理工科大二、大三  | 24  | 1.5  | 10  | 公共实验教学部  | 
三、时间安排
1. 9月12日前,拟申请学生对应查看辅修专业、微专业招生简章,填写申请表(在线填写、提交,详见附件1、附件2)。
2. 9月18日前,招生学院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核,各学院配合完成审核工作。
3. 9月21日前,招生学院完成对申请者的录取工作,并将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报送教务处教研科备案。
四、其他事宜
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经招生学院审核、教务处审定后,由学校颁发相应专业结业证书。(详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辅修专业修读与管理办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专业修读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