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相关单位、各位学生: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已经启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国内大学19项影响力最大的竞赛项目之一。本次竞赛实行校、省或区域、全国三级竞赛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的改革,提升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为省赛、国赛选拔优秀队员,经研究,决定采用本次大赛命题,在校内举办第五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
一、竞赛组织
竞赛由学校教务处主办;由工程训练中心承办,负责竞赛的具体工作和日常事务。
二、竞赛基本信息
1. 参赛对象:所有在读的各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2. 参赛组队原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3人;
3. 报名方式: 关注“南航工程训练中心”微信公众号,回复“竞赛报名”,获取报名链接填报相关内容,并加入qq群:828445969。
4. 指导教师:可由参赛学生自行联系,亦可由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双向选择;
5. 宣讲会召开时间:2018年9月8日;
6. 报名时间:2018年8月11日至9月25日;
7. 中期答辩(初赛)时间:2018年10月中旬,确定主要资助物化组队;
8. 校决赛及评奖时间:2019年3月2日;
9. 评奖:无碳小车“S”、“S环形”赛道挑战赛和“8”常规赛项以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赛项均分别设置设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不超过参赛队数的3/5。按不同参赛项目计算各队总成绩,按各项成绩之和由高到低确定获奖名次。
三、竞赛要求
1. 竞赛内容
本次比赛包含两类4项,即无碳小车类和物料搬运机器人类。其中无碳小车3项为“S”型赛道常规赛、“8”字型赛道常规赛和“S环形”赛道挑战赛。
比赛规则,详情见附件。
竞赛由中期答辩和决赛两部分组成。
2. 竞赛流程
1) 理论建模
即日起,各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理论建模,包括原理图绘制、参数计算、设计图纸等。在中期答辩前提交下列材料:
(1)针对于“8”字、“S”型赛道避障行驶竞赛和“S环形”赛道挑战赛需提交参赛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理论计算设计依据。
(2)针对于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竞赛需提交参赛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控制及电路设计方案。
(3)提交PPT文件 1份,内容是阐述作品的设计、制作方案说明等。
具体要求:
结构设计方案文件
完整性要求:作品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零件(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 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作品所有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符合制图规范;
标准件清单;
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传动原理与机构设计计算正确,选材和工艺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4)控制及电路设计方案
完整性要求:控制程序流程图1幅(A4纸1页);
电路原理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电子元器件(A4纸1页);
主控板PCB板图1幅(A4纸1页);
电路设计说明书1-2页(A4)。
正确性要求:控制原理与电路设计正确,器件选则合理。
创新性要求:有独立见解及创新点。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 中期答辩
中期答辩以书面评审的方式,采取公开答辩。
根据各参赛小组提交资料并答辩,综合评定,择优选取约16队(原则各项目各选取4队)进行中心资助物化。其余队伍按成绩获得校赛三等奖或参与奖,仍可继续自行物化,可继续参加校赛决赛。
3) 校赛决赛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物化、调试。按照省赛具体要求,进行比赛,择优挑选8队推荐参加省赛,同时获得校赛一等奖,其余队伍获得校赛二等奖。
有关竞赛具体信息请关注发布平台:
工程训练中心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网站(http://etc.nuaa.edu.cn)。
工程训练中心公众号:“南航工程训练中心”。
负责人:吕常魁 电话:52113583
联系人:葛 旺 电话:13913002592 Email:42378574@qq.com
教务处
2018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