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李迎光教授午间论教:科教互促共进

时间: 2016-11-15作者: yy编辑: 审核: 阅读: 113

李迎光教授午间论教:科教互促共进

 

11月10日中午,“教授论教”第三期讲座在将军路校区教师发展中心研修室举行。机电学院李迎光教授团队围绕“高水平科研如何支撑高质量教学”主题,与来自各学院的教学院长、系主任、青年教师代表近20人畅谈科教互促共进。本次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江爱华主持。


李迎光教授是我校首批35岁以下破格晋升教授的青年教师之一,是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他长期致力于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工作,获批2015年省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1项,“十二五”期间新建并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设2门新生研讨课,他领衔的科研教学团队于2015年入选“本科教学建设先锋”。李迎光教授结合他十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分享了他在构建科教互促共进机制上的理念、方法和实施路径,他特别指出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引导到本学科的前沿,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做到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一方面,高水平科研是高质量教学的推进器,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助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高质量教学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进入科研团队,促进科研力量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李教授团队在新型研究型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新生研讨课是科研与教学互促共进的良好平台和载体。新生研讨课采取小班化教学,在实验室授课,采取过程性考核,既可以将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可以结合课题研究将学科发展前沿展示给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最佳实施路径。据团队郝小忠老师介绍,他们团队除了大一学生的新生研讨课之外,还构建了完整的、贯穿本科四年的学生科研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大一开设新生研讨课旨在激发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大二组织暑期科研体验营,让有兴趣的学生了解和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大三招募科研助理,指导学生科创项目,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与素养;大四深度参与科研项目,将本科生作为研究生预科生培养。该培养体系取得显著成效,指导本科生完成了2项国家级科创项目,1名大二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名本科生获得优秀毕业设计和国家奖学金,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高质量的教学也为他们团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生源,为科学研究团队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参与本次活动各位老师围绕教学与科研互促共进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坚持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二者不可或缺,互相关联,同等重要。在目前的教师发展机制下,组建科研教学团队,注重团队成员间的协作对于教学研究与建设工作的开展,对于科学研究的保障都至关重要。教务处江爱华副处长在总结中指出,李迎光教授团队为我们奉献了一顿科教互促共进的丰富“大餐”,他们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对于十三五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值得各学院老师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面对“十三五”制造业人才跨界发展的需求,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李教授团队的实践探索对科教互促共进进行了明确的概念界定、内涵提升和实践检验。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新技术、新进展、工程实践经验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材内容更新中,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探索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学的方法与路径,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邮政编码: 210016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 211106

天目湖校区:江苏省溧阳市滨河东路29号 邮政编码: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