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学习陈达院士”座谈会

时间: 2016-10-07作者: yy编辑: 审核: 阅读: 210

根据学校党委作出的《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陈达同志学习的决定》,9月29日下午,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将军路校区新落成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研修室举办“学习陈达院士”座谈会。国家级教学名师、理学院院长施大宁教授,教学评估与监督办公室主任翟建军教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文萍,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工程系系主任、陈达院士的学生汤晓斌教授以及部分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共20余人出席了座谈,共同缅怀陈达院士对我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和学习他崇尚科学、心系教学、潜心育人的师德风范。座谈会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教务处副处长江爱华主持。

缅怀陈达院士治学育人之道 

“陈院士对于科研坚持“刻苦攻关、志在超越”,对于事业可谓‘精忠报国、献身国防’,而对于我们学生更是‘潜心育人、躬身垂范’”。作为陈达院士来校工作后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汤晓斌教授深情地回忆起陈达院士在授课与培养学生方面的点点细节,“他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核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每次为学生上课,无论是研究生的专业课还是本科生的专业导论课,课前都要精心准备教案和笔记,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标注重点,毫无疏漏。他上课一直坚持用板书推导公式,写满再擦,擦完再写,一站一上午丝毫不见疲倦。70多岁高龄的他在学生面前必定是西装革履、整齐利落,与我们学生一起总是平易近人、为人真实。”

“心系教学、襟怀坦荡、心有大爱”,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梁文萍教授向大家讲述了陈达院士在“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创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的勇于担当、躬身垂范。“陈院士60岁高龄来到南航,凭借不服老的韧劲,将起初只有几位老师的南航核科学学科、专业逐步发展、壮大、成型,拥有了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他亲自编写《应用中子物理学》教材,亲自为大一新生上专业导论课,亲自录制《核科学技术应用漫谈》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他主持多项省级、校级教改研究课题,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他一直强调教书育人是重要的事情,是学校的第一使命,是教授的第一责任。他在生病治疗阶段,还不忘新生的专业导论课,还关心着学生课题研究进展,惦记着中青年教师的发展。”


共探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陈达院士自60岁进入南航,创建了‘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对于学科和学院来说,这二十年不只是学科发展的二十年,更是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人才培养的二十年。科研与教学如何实现良性的互动,高水平科研如何反哺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所有南航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陈达院士用他的亲身实践给我们做了精准回答。” 理学院院长施大宁教授在座谈中非常感慨的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老先生就是我们需要仰望的高山”。

“陈达院士对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让我尤其感动。国外一流高校大多把本科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看待,但是在国内高校,对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化,陈达院士不仅亲自审校修改专业培养方案,还亲自给本科生上专业导论课,这种精神、这种示范恰恰是我们在‘双一流’建设中急需弘扬的!正如教育部林惠青副部长所说,没有一流的本科教育为基础,‘双一流’建设只会沦为空谈”,翟建军主任深有感触地说。

青年教师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院欧阳林寒、理学院吉彦达老师讲到,我们缅怀陈院士,就是要发扬老一辈知识分子对理想追求的崇高信仰,要学习他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南航精神,为“双一流”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拼搏、努力、奉献。

传承院士精神勇创“双一流”

座谈会一开始,大家一起观看了陈达院士在2014年时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视频,他那恬淡又显执着的声音“我学这一行,理所当然要急国家之急,想国家之想,纵然会面临很多选择,我还是会义无反顾……。”

从南通到北京乃至马兰核试基地,从将军到院士乃至教书育人楷模,从敬畏到敬重乃至如长辈般敬爱……这就是陈达院士真实人生写照!斯人已驾鹤,其魂天地存。参加座谈会的很多老师在回忆起与陈达院士的接触交往情境时数度哽咽,他留给我们太多财富,凝聚着他对我国国防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倾注着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毕生奉献的心血,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与担当。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南航人都应该将陈达院士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严谨治学、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邮政编码: 210016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邮政编码: 211106

天目湖校区:江苏省溧阳市滨河东路29号 邮政编码: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