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海尔-南航“智能+”科技创新大赛 赛题指导教师聘请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位老师:

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智能制造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智能+”重要战略的提出,则让企业将智能化转型作为自己的发展重点,开始从互联网+”智能+演进。

为满足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需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我校与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尔智研院)共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针对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创新研究平台,现启动首届海尔-南航智能+”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并针对大赛赛题项目开展指导教师聘请工作。

项目选题来源海尔生产、设计和管理一线研究课题,共4个大赛题目,每个题目可供多名同学申报,研究时间为6个月,每个大赛题目至少组建5个项目团队分别开展研究。大赛赛题详见《海尔-南航智能+”科技创新大赛赛题清单》(附件1)。指导教师可在每个研究方向下再提炼具体子课题,组建并指导学生团队开展研究。指导老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热心于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项目,能定期组织交流指导,并提供必要的实践训练条件。请有意向的老师于2019529日前填写《赛题项目指导教师信息表》(附件2)发送至linhui@nuaa.edu.cn

 

联系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林卉  52113283

教务处实践与培养科  薛涵  8489273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务处

2019521

 

 

 

附注: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简介

青岛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研院),2016225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型工业智能研究院,是与清华大学、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院共同发起的,是集技术创新、工业智能、产业孵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平台,旨在打造智能制造新生态体系。

聚合产、学、研、资、政资源,沉淀关键技术,构建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工业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创新研究的重要成员。

依托集团,吸收良性资源,搭建生态圈,优化产业环境,并形成辐射效应,服务相关行业,全面推进制造行业转型升级。

支撑COSMOPlat实现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持续迭代,成为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品牌平台。

成立三年以来,智研院不断发展壮大,16年当选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成员,17年列入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试点,18年牵头山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验收通过,并代表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制定大规模定制IEEE国际标准。智研院在智能制造领域上有长期的核心技术积累,主导国际/国家标准制定17项,申请自主知识产权 61项;过去三年中,承担国家级项目课题31项,其中主导15 项。

技术优势:内部通过海尔大平台,保障行业引领3-5年储备性技术;以内部平台创建实践池,经过积累沉淀,最终提炼到知识池。对先进技术进行研究:比如四新技术研究、绿色节能研究、软件系统研究,细化到机器人、3D打印、智能传感器、M2M应用、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同时建立技术研究实验室,比如精益物流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对模式研究:大规模定制模式、7+1平台。

外部建立资源共创共赢平台,通过创新的协作模式,与全球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等一流资源建立联合实验室,比如弗劳恩霍夫联合实验室、GE联合实验室、清华联合实验室、西门子联合实验室;不仅仅是一个优势资源的整合平台,更是一个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圈。在这一生态体系中,全球顶尖的产学研优势资源将在技术、产业、政策、市场、创新等多个领域进行互利合作,为家电行业智能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承担国家课题的经验:响应《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近3年来,参与国家课题项目30项。先后承担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个性化定制及智慧物流(自主机器人等)的互联工厂模式研究及应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项目、工业转型升级专项互联工厂标识解识创新应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平台等多项国家课题,积累了丰富的国家项目经验。

标准制定优势:海尔智研院积极制定国家、国际智能制造标准,在国际层面上,IEC白皮书2项:参与编写IEC未来工厂白皮书, 主导编写IEC人工智能白皮书;国际标准4项:制定IEEE大规模定制国际标准、IEC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标准等;在国家层面,智能制造国家行业标准19项,包括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互联互通、物联网等标准。

荣誉及知识产权:先后获得“gartner高科技制造创新奖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大奖工信部服务型示范企业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试点示范等荣誉,申请自主知识产权 61项。

 


网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