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及其他开课单位: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的教学进程设置工作基本结束,教学进程包括实践周次、理论课进度、停课考试科目三项教学环节的安排,对后期排课和教学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保证课表排课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请各单位在教务系统中查看各课程的教学周次安排,查看方法:用教学秘书账户或教师账户进入教务系统,点击“教学进程管理”,点击“教学进程查询-按课程”、“教学进程查询——按班级”两个链接,查询相关课程和班级的进程安排,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附件1中的说明。
需要核对的内容:
实践课是否存在多排、漏排,实践周次安排设置合理;
从课程和学生班级两个维度进行检查课程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具体查询方法见附件1);
停课考试科目的相关任课老师是否都已知晓(具体停课、非停课考试科目清单见附件2);
此前在上报教师时备注了进度要求的,请下载附件3进行核对(重点核对处理结果和备注两栏,表中信息如与网上信息不一致,以网上信息为准)。
教学进程安排基本原则说明:
理论课一般情况下只排理论学时和讨论学时,实验学时和计算机学时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进度自主安排;提交了申请需要教务科协助安排的,统一在课表编排后期进行处理;
理论课的教学周次安排基本延续往年规律设置,但也不排除为了课时均衡、统一课程进度等原因做相应调整,具体原则如下;
短学时课程(40学时及以下)一般靠前学期两头安排,且周学时一般为2和4;
停课考试科目结课周与考试周间隔时间一般为1-2周;
每个自然班的最高周学时一般不能超过32学时;
课程类型为理论课的,连上节数一般为2,经过论证出于教学需要的,才能设定4节连排。
同一学期的课一般默认没有前修后续关系,学院特别备注了前修后续的(两门课都要备注),可以特别安排。
同一门课程开设多个课程班的,一般采用统一进度,无法统一进度的,尽量确保结束周统一;
实践环节安排一般延续以往规律设置;
停课考试科目一般选择核心课、学时较长、课程类别为必修课的课程,除大四年级、艺术类专业之外,一般每班为2门左右。
由于现阶段处于排课最紧张的阶段,请各单位在抓紧时间完成核对工作。在核对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或建议,请在4月23日下午5点之前联系教务科,联系人:刘威,电话:84892738,Email: jwk@nuaa.edu.cn。
附件3:2018-2019-1学期 学院备注的进度要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