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等奖(10项)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旋翼类飞行器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中心建设与管理研究 | 唐正飞、朱清华、高亚东 | 航空宇航学院 |
2 |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李舜酩、黄金泉、陈伟、 吉洪湖、张靖周、胡骏 | 能源与动力学院 |
3 | 创建自动化专业系列课程双语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 姜斌、陈复扬、陆宁云、 齐瑞云、王晶 | 自动化学院 |
4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多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王友仁、陈则王、臧春华、姚睿、王成华 | 自动化学院 |
5 | 深化电工电子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 王成华、王勤、王友仁、 臧春华、姜斌、邢丽冬、 周建江、赵国安、葛玉蓝、郁斌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 中心 |
6 | 拓展内涵 融合创新 构建特色化的工科物理系列课程体系 | 施大宁、吴平、杨雁南、 刘小廷、王东生、刘友文、李香莲、潘风明、许秋生、孔实 | 理学院 |
7 | 实施创业教育,实现能力倍增——工科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 | 刘益平、周克印、杨兰芳、宋凯、王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8 | 坚持实效原则 彰显五种意识 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 | 陈夏初、王岩、平旭、王晖、赵玲、朱进东、陶勇、张迎春、侍旭、徐华伟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9 | 理工科院校多元型、立体化、开放式的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 | 杨莉莉、陈启林、张新明、施大宁、王岩、路漫漫、 徐梦洁、孔令华 | 艺术学院 |
10 |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元体系构建与实践 | 聂宏、夏品奇、沈以赴、 江驹、刘丽琳、张环、李君、王严 | 研究生院 |
(二)二等奖(12项)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飞机装配实验教学体系及平台 | 王珉、李泷杲、陈文亮、 谭昌柏 | 机电学院 |
2 | 面向机电传动与控制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创新性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 朱玉川、缪群华、李成刚、游有鹏 | 机电学院 |
3 | 面向民航行业,构建民航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韩松臣、朱金福、孙有朝、王华伟 | 民航学院 |
4 |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 唐月红、刘 萍、王正盛、曹荣美、王东红 毛徐新、马儒宁、汪晓虹 | 理学院 |
5 | 面向经管高素质人才的“SPECT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 周德群、张捷、任慈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6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两翼,扎实推进政治学系列课程建设 | 赵玲、王岩、郑易平、谭芝灵、徐华伟、窦正斌、娄和标、施向峰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
7 |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创建与创新 | 谢小苑、何江胜、王珺琳、梁红飞、张京 | 外国语学院 |
8 | 英语专业跨学科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石云龙、王孝存、范祥涛、姜礼福、徐月芳 | 外国语学院 民航学院 |
9 | “中国—乌克兰航天专业联合培养班”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 闫钧华、王志瑾、谢茜、戴泉晨、盛庆红、 宗鹏、仲伟志、陈金宝、庄小舒 | 航天学院 |
10 | 深化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创新能力 | 皮德常、王珊珊、黄志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1 | 留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 | 王严、江驹、王迅立、陈冠州 | 研究生院 |
12 | 我校航空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陈华卫、周宝辉、郝玉、朱勇、郭洪波 | 体育部 |
(三)三等奖(14项)
序号 | 推荐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工程力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 唐静静、浦奎英、袁健、陶秋帆 | 航空宇航学院 |
2 | 空气动力学本科实验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 顾蕴松、史志伟、李甘牛、陆志良 | 航空宇航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
3 | 通信原理课程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陈小敏、徐大专、朱秋明、宋晓勤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4 | 面向工程实践的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综合教学实施方案 | 周永刚、曹群生、李茁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5 | 面向新世纪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特种加工课程群教学模式 | 曲宁松、刘志东、李寒松、邱明波、刘壮 | 机电学院 |
6 | 工业自动化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陈富林、郑明、庄熙星、张家欢 | 机电学院 |
7 | 工科留学生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王正盛、曹荣美、李鹏同 | 理学院 |
8 | 大设计概念下专业融通与整合的教学与实践 | 张利华、陈启林、张犇 | 艺术学院 |
9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 屈雅红、肖平、吴志斌 | 艺术学院 |
10 |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课程留学生本科教学改革 | 汪炜、左敦稳、卢文壮、田宗军、徐锋 | 国际教育学院 |
11 | 留学生专业课程中嵌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 薛建彬、冷晟 | 国际教育学院 机电学院 |
12 | 规模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吕常魁、周燕飞、耿习琴 | 工程训练中心 |
13 | 优化电路实验教学体系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 | 王芸、沈晓帆、谷嫚、胡光霞、任为民、范玉萍、郁斌、罗韬 | 将军路校区 |
14 | 构建我校大学体育课程新范式搭建高素质公民体育素养新平台 | 贡建伟、顾若兵、杜长亮、吕玉军 | 体育部 |